maketrans和translate函数是进行字符串字符编码的常用方法。本文着重点在于演示其基本用法和在不同版本下操作的差异。本文提到的2.X版本指2.6以上的版本,3.X版本指3.1以上的版本。
    2.X版本把字符串基本分为两种:unicode字符串和8位字符串str,后者包含字节数据和我们常见的ASCII码数据;而3.X版本则重新对字符串进行了划分,分为了字节字符串bytes和文本字符串str,两者都是不可变的,所以添加了一个可变的字节字符串类型bytearray。
     2.X版本中string类型和str、unicode类型大量方法是重复的,所以3.X版本不提倡使用string模块中与str重复的方法。string模块中还有很多有用的常量和方法,比如string.digits,可以在字符串编码中方便地使用。

     2.X中maketrans和translate函数的签名:

  string.maketrans(from, to)

  string.translate(s, table[, deletechars])
  str.translate(table[, deletechars])
  unicode.translate(table)

    3.X中maketrans和translate函数的签名:

  static str.maketrans(x[, y[, z]])
  static bytes.maketrans(from, to)
  static bytearray.maketrans(from, to)

  str.translate(map)
  bytes.translate(table[, delete])
  bytearray.translate(table[, delete])

    从中可以看出,相对于2.X的string模块的maketrans方法,3.X中分别提供了三个静态方法用于创建映射表。
   下面让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字符串转换的过程:
    2.X下的演示过程:

  > import string                     #导入string模块
  > map = string.maketrans('123', 'abc') #建立映射表,将字符串中含有的'1','2','3'替换为'a','b','c'
  > s = '54321123789'                #转换前的字符串
  > s.translate(map)                  #用创建的映射表map转换字符串
  '54cbaabc789'                        #转换后的字符串

    3.X下的演示过程:

  > map = str.maketrans('123','abc')
  > s = '54321123789'
  > s.translate(map)
  '54cbaabc789'

    2.X使用了string的maketrans函数,而3.X使用了str的maketrans函数,除了这一点,使用方法是基本相同的。若指定字符串中要删除的字符时,使用就会略有不同,如下:
    2.X下的演示过程:

  > import string
  > map = string.maketrans('123', 'abc')
  > s = '54321123789'
  > s.translate(map, '78')        #除了转换,还要删除字符串中的字符'7','8'
  '54cbaabc9'               #转换后的字符串没有字符'7','8'

    3.X下的演示过程:

  > map = str.maketrans('123','abc', '78')#要删除的字符需要在这指定
  > s = '54321123789'
  > s.translate(map)
  '54cbaabc9'

    我在读《Python Cookbook》遇到了一个基于2.X版本的例子,如下

  import string
  def translator(frm='', to='', delete='', keep=None):
    if len(to) == 1:
      to = to * len(frm)
    trans = string.maketrans(frm, to)
    if keep is not None:
      allchars = string.maketrans('', '')
      delete = allchars.translate(allchars, keep.translate(allchars,delete))
    def translate(s):
      return s.translate(trans, delete)
    return translate

    allchars应该是一个返回的映射表,为什么还可以调用translate方法,所以它应该是一个str类型,测试如下:

  > import string
  > map = string.maketrans('123', 'abc')
  > type(map)
  <type 'str'>

    在3.X版本中这个方法不能正常通过运行,那么错在什么地方呢,我们看看映射表是什么类型:

  > map = str.maketrans('123','abc')
  > type(map)
  <class 'dict'>

    知道了映射表的类型了,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“后期加工”,像上面《Python Cookbook》中的例子一样,来满足我们的编码要求。

   上面讨论的例子用的字符串是ASCII字符组成的,如果是字节类型,2.X版本中操作是一样的,3.X中调用bytes或bytearray的函数;若是unicode类型的,2.X需要用unicode的translate方法,注意下面的代码

 

  > print u"hallo".translate({97:u'e'})
  hello
  > print u"hallo".translate({'a':u'e'})
  hallo
  > print u"hallo".translate({u'a':u'e'})
  hallo

    结果之所以不一样,查阅手册可知unicode的translate方法的映射表也就是字典的键必须是unicode的位序数,值可以是unicode的位序数、unicode字符串或这None。

标签:
Python

免责声明: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站采集或用户投稿,网站不提供任何软件下载或自行开发的软件! 如有用户或公司发现本站内容信息存在侵权行为,请邮件告知! 858582#qq.com
狼山资源网 Copyright www.pvsay.com

RTX 5090要首发 性能要翻倍!三星展示GDDR7显存

三星在GTC上展示了专为下一代游戏GPU设计的GDDR7内存。

首次推出的GDDR7内存模块密度为16GB,每个模块容量为2GB。其速度预设为32 Gbps(PAM3),但也可以降至28 Gbps,以提高产量和初始阶段的整体性能和成本效益。

据三星表示,GDDR7内存的能效将提高20%,同时工作电压仅为1.1V,低于标准的1.2V。通过采用更新的封装材料和优化的电路设计,使得在高速运行时的发热量降低,GDDR7的热阻比GDDR6降低了70%。